文化和旅游部:依法實施市場信用監管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加強文化和旅游市場信用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依法實施信用監管,堅持“應列入、盡列入”原則,將符合列入條件的文化市場、旅游市場嚴重失信主體列入黑名單,實施信用懲戒,進一步增強震懾力,提升監管效能?! 锻ㄖ繁硎?,新版文化市場黑名單管理系統已于2020年12月15日上線啟用,旅游市場信用管理系統定于2021年3月31日上線啟用。根據“三定”規定,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強化組織領導,完善配套機制,堅持“應列入、盡列入”原則,將符合列入條件的文化市場、旅游市場嚴重失信主體列入黑名單,實施信用懲戒,進一步增強震懾力,提升監管效能?! 锻ㄖ诽岢?,規范信用管理流程。包括:科學合理配置權限,各級平臺管理員要根據工作職責和實際工作需要,遵從最小化、適度化原則,科學合理配置信用管理系統權限,保障工作規范與數據安全;切實履行相關程序,各級信用管理系統使用人員要依法依規開展黑名單生成、移出等工作。在黑名單生成過程中,要切實履行列入告知、聽取當事人陳述申辯等程序,在黑名單移出過程中,要切實履行信用修復、復核、確認等程序,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防范法律風險;規范使用管理系統,各級信用管理系統使用人員要規范操作?! 「骷壩幕吐糜涡姓块T要加強統籌協調,大力推廣應用新版文化市場黑名單管理系統、旅游市場信用管理系統。及時收集反饋信用管理系統應用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并及時反饋。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將根據各地反饋意見建議,不斷優化系統功能,提升便利性,滿足業務工作需要,增強信用監管效能。各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要及時將使用本級信用管理系統的普通用戶及權限配置情況報送上一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
嚴防經營貸流入房地產領域 三部門:建立中介違規“黑名單”
據銀保監會網站26日消息,銀保監會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聯合發布《關于防止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通知》提到,房地產中介機構不得為購房人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房抵經營貸等金融產品的咨詢和服務,建立房地產中介機構和人員違規行為“黑名單”?! 锻ㄖ窂募訌娊杩钊速Y質核查、加強信貸需求審核、加強貸款期限管理、加強貸款抵押物管理、加強貸中貸后管理、加強銀行內部管理等方面,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強化審慎合規經營,嚴防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 〖訌娊杩钊速Y質核查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切實加強經營用途貸款“三查”,落實好各項授信審批要求,不得向無實際經營的空殼企業發放經營用途貸款。對企業成立時間或受讓企業股權時間短于1年,以及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低于1年的借款人,要進一步加強借款主體資質審核,對工商注冊、企業經營、納稅情況等各類信息進行交叉驗證,不得以企業證明材料代替實質性審核?! 〖訌娦刨J需求審核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對經營用途貸款需求進行穿透式、實質性審核,要根據借款人實際經營需求合理確定授信總額,與企業年度經營收入、資金流水等實際經營情況相匹配。密切關注借款人第一還款來源,不得因抵押充足而放松對真實貸款需求的審查。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對貸款金額較大的,要通過多種形式全方面了解企業情況,進一步加強審核。對通過互聯網渠道發放的經營用途貸款,應滿足互聯網貸款管理相關規定。不得向資金流水與經營情況明顯不匹配的企業發放經營性貸款?! 〖訌娰J款期限管理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做好經營用途貸款期限管理,根據借款人實際需求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對期限超過3年的經營用途貸款,要進一步加強風險管理,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專門統計臺賬,逐筆登記并定期進行核查,確保貸款期限與借款人生產經營周期、資金收支規律相匹配,真正用于企業經營?! 〖訌娰J款抵押物管理 對使用房產抵押的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抵押物估值管理,合理把握貸款抵押成數。重點審查房產交易完成后短期內申請經營用途貸款的融資需求合理性,對抵押人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低于1年的,審慎確定貸款抵押成數。抵押人持有被抵押房產時間低于3年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定期核查貸款使用情況并保存核查記錄?! 〖訌娰J中貸后管理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嚴格貸中貸后管理,落實資金受托支付要求,防范企業通過關聯方規避受托支付要求。加強貸后資金流向監測和預警,不得以已開展受托支付為由弱化貸后資金管控。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書面向借款人提示違規將信貸資金用于購房的法律風險和相關影響,在和借款人簽訂貸款協議時應同時簽訂資金用途承諾函,明確一旦發現貸款被挪用于房地產領域的將立刻收回貸款,壓降授信額度,并追究相應法律責任。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通過網站公示、營業網點張貼公告等方式加強宣傳教育?! 〖訌娿y行內部管理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落實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合規意識和審慎經營理念,認真梳理經營用途貸款業務操作流程,扎緊制度籠子,切實強化內部問責。要加強對分支機構經營用途貸款的監測分析。要加強員工異常行為監控,嚴防內外勾結,對相關違法違規人員依法嚴格問責?! 〖訌娭薪闄C構管理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制定各類中介機構準入標準,建立合作機構“白名單”。對存在協助借款人套取經營用途貸款行為的中介機構,一律不得進行合作,并將相關機構名單報送地方有關管理部門,對存在違法行為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要加強對合作類業務的監測統計,對與單家中介機構合作業務快速增長的情況要重點加強分析核查?! 》康禺a中介機構不得為購房人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房抵經營貸等金融產品的咨詢和服務,不得誘導購房人違規使用經營用途資金;在提供新房、二手房買賣經紀服務時,應要求購房人書面承諾,購房資金不存在挪用銀行信貸資金等問題。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建立房地產中介機構和人員違規行為“黑名單”,加大處罰問責力度并定期披露?! ±^續支持好實體經濟發展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持續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深入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戰略部署,保持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發揮經營用途貸款支持實體經濟的積極作用?! 娀瘏f同監督檢查 各銀保監局、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加大對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的監督檢查力度,暢通違規問題投訴舉報方式,及時共享并聯合排查違規線索;要將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等相關問題作為各類檢查的重要內容,依法嚴格問責,加強聯合懲戒,將企業和個人違規挪用經營用途貸款的相關行政處罰信息及時納入征信系統?! 锻ㄖ愤€提到,各銀保監局、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聯合開展一次經營用途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問題專項排查,于2021年5月31日前完成排查工作,并加大對違規問題督促整改和處罰力度。
又到一年“315”:市場監管總局多措并舉加強質量監管
又到一年“3·15”,2021年全國消協組織消費維權年的主題是“守護安全 暢通消費”。日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為強化質量安全部署開展多項工作?! ?月14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企業守信承諾座談會,推進企業年報和信息公示,加強涉企信息歸集共享,強化失信約束和聯合懲戒?! 私?,市場監管總局正對《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進行全面修訂,總局層面的信用修復制度也即將出臺。目前,各地已累計修復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信息44.2萬條、經營異常名錄信息881.2萬條、行政處罰信息104.7萬條,支持企業主動糾錯,幫助企業重塑信用?! ≡诩訌娛称焚|量安全方面,市場監管總局會同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安部等部門聯合發文,部署各地相關部門進一步督促落實學校和校外供餐單位的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防嚴管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 〈送?,市場監管總局還發布了磁力玩具、兒童平衡車、老年健步鞋等6類產品的消費提示?! 〗衲甑恼ぷ鲌蟾嫣岢?,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據介紹,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市場監管總局紀檢監察組將持續強化對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以及對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質量安全的監督。“我們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作為全年重點監督工作,制定了專項監督方案,將通過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調取材料等多種形式,及時掌握相關工作的啟動部署、問題排查、監管執法、履職盡責等情況,通過采取‘三不兩直’、參與執法組工作等形式進行督導檢查。”該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還將推動國家藥監局積極參與未成年人食品、藥品和用品安全監管行動計劃,持續糾治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
十三部門:支持重整企業信用修復 依法依規進行融資審批
近日,國家發改委、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十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和保障管理人在破產程序中依法履職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加強金融機構對破產程序的參與和支持,建立企業破產和退出狀態公示制度,支持重整企業金融信用修復和企業納稅信用修復等內容?! 兑庖姟分赋?,建立企業破產和退出狀態公示制度。破產申請受理后,通過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向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送有關企業破產程序啟動、程序種類、程序切換、程序終止、管理人聯系方式等信息,實現企業破產狀態及時公示。同時,進一步落實破產企業簡易注銷制度。申請簡易注銷的破產企業營業執照遺失的,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免費發布營業執照作廢聲明或在報紙刊登遺失公告后,破產企業或管理人可不再補領營業執照?! 兑庖姟愤€明確,支持重整企業金融信用修復。人民法院裁定批準重整計劃或重整計劃執行完畢后,重整企業或管理人可以憑人民法院出具的相應裁定書,申請在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中添加相關信息,及時反映企業重整情況。鼓勵金融機構對重整后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參照正常企業依法依規予以審批,進一步做好重整企業的信用修復?! ≈С制髽I納稅信用修復。重整或和解程序中,稅務機關依法受償后,管理人或破產企業可以向稅務機關提出納稅信用修復申請,稅務機關根據人民法院出具的批準重整計劃或認可和解協議的裁定書評價其納稅信用級別。已被公布重大稅收違法失信案件信息的上述破產企業,經稅務機關確認后,停止公布并從公告欄中撤出,并將相關情況及時通知實施聯合懲戒和管理的部門。有關部門應當依據各自法定職責,按照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解除懲戒,保障企業正常經營和后續發展?! 〈送?,《意見》表示要強化信息共享和溝通。加強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信息網、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信息共享,加強相關部門、金融機構與人民法院、管理人的信息溝通,推動破產程序中的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提高各相關利益主體信息知曉便利度,便利管理人依法履職。
中消協:對惡意圈錢跑路行為加大信用懲戒力度
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982249件,解決749317件,投訴解決率76.29%,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6393萬元。其中,部分領域涉疫類投訴大幅攀升,醫療器械投訴比2019年漲幅較大?! ∨c此同時,涉及家政、健身、教育培訓等預付費類消費糾紛顯著增加?!秷蟾妗氛J為,辦卡等預付式消費已成為投訴頑疾。尤其是,個別培訓機構在明知出現重大風險且難以恢復正常經營的情況下,仍然持續宣傳、招生、收取高額費用,涉嫌合同詐騙?! ≈邢麉f呼吁,國家加強預付式消費立法,從收取預付費的經營者資質、合同要求、履約擔保、資金管理、信息披露、費用退還、冷靜期、退市要求、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規制,防范后續風險;同時修改完善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加強對企業注冊信息變化,如法人變更、終止經營、合并轉讓等重大事項監管,加大退市審核力度,強化經營者退市責任?! τ趥€別企業在跑路前搞促銷圈錢的行為,中國消費者協會秘書長朱劍橋建議,對惡意圈錢跑路行為加強聯合執法,加大信用懲戒力度,實施從業禁入,追究法定代表人刑責,讓首惡之徒無處遁形?! ☆A付卡消費亂象頻現 跑路前促銷涉嫌詐騙 當前,“先交費后消費”的預付式消費模式已經滲透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從最初的辦卡、買券,到如今的各類付費會員、充值滿減等,各行各業的商家都在不斷拓展預付式消費的應用場景?! 〔贿^,預付卡消費亂象頻現。辦卡前未告知重要條款,實際消費限制多;設置不公平格式條款,前期交費容易,后期退款難;商品或服務質量與承諾不符;商家轉讓、倒閉,債權債務不做妥善處理;甚至有部分商家以低價優惠為誘餌,詐騙錢財,卷款跑路?! ⌒M饨逃嘤枡C構預存學費,也成為預付消費領域的一大槽點?! ∈苄鹿诜窝滓咔橛绊?,2020年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受到較大沖擊,在線教育培訓機構發展加速的同時,消費者投訴問題開始增多,而今年最引人關注的是,企業跑路前還在搞促銷?! ?020年9月,橄欖球運動培訓機構巨石達陣被傳出資金困難、多個城市的校區大面積停課。而就在該機構停課前的一個月,還有課程顧問在大力推薦課程、讓家長們續費?! o獨有偶。媒體報道稱,在線教育平臺“學霸君”雖然再2020年7月就左右出現經營困難后,但到“雙11”期間仍在大肆宣傳正常收款賣課?! ?ldquo;跑路前還在搞促銷,可能涉嫌詐騙。”專家認為,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多渠道籌款回款原本情有可原,但是有意隱瞞經營狀況、持續投放廣告來吸引消費者進行資金回籠,這樣的營銷方式顯然不可取?! 「鶕邢麉f輿情監測顯示,近年來在運動健身領域甚至出現一種“健身房充卡”的騙局。朱劍橋透露,一般套路是,經營團伙事先租用某個場地聲稱要開辦健身房,裝修時有意拉長裝修周期,延遲設備進場時間;與此同時雇傭臨聘人員或兼職人員散發傳單,招攬客戶預付費充值辦卡;等到消費者想要去健身時卻發現場地仍在裝修中,但健身房老板已經卷款跑路?! ≈靹蛘f,部分不法經營者通過預付式消費模式惡意套取資金跑路的趨勢愈演愈烈,不僅損害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容易引發群體投訴,對經濟秩序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危害?! 榇?,朱劍橋呼吁,相關主管部門應予以嚴厲打擊,通過企業開辦審核、資金賬戶監管、信用審查、批評約談、追究刑事責任等手段,加大對欺詐行為和不良營商手法的約束和懲處力度,保障消費者資金安全和合法權益?! ×硗?,朱劍橋建議,國家加強預付式消費立法,從收取預付費的經營者資質、合同要求、履約擔保、資金管理、信息披露、費用退還、冷靜期、退市要求、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規制?! ⊥瑫r,他還提醒消費者,要擦亮眼睛,關注經營者口碑和經營狀況,謹慎選擇交易對象,細簽合同明確權利義務,盡量控制辦卡額度和期限,保留好發票、協議、消費記錄,發生問題及時依法維權?! 〗洜I者盲盒營銷應適度 消費者購買盲盒勿沉迷 盲盒的興起,在給消費者帶來驚喜的同時,假劣、“三無”產品等一些亂象如影隨形?! ?020年12月,遼寧鐵嶺的一位消費者在網上購買5個盲盒。收到快遞后發現,5個盲盒中有1個商品已明顯損壞,還有2個存在質量瑕疵?! ≠|量問題、售后服務缺失一直是消費者投訴最多的。2020年7月,河北省衡水市李女士在網上購買一只盲盒,收到后發現盲盒里的是假貨。于是李女士聯系商家客服要求退貨,客服稱會幫忙處理。但是李女士等了一周也沒有任何處理結果?! ≈邢麉f指出,從消費者反映的情況來看,有的產品可能不符合有關國家標準安全性指標;有的可能是假冒的山寨品或者二次銷售品;有的是沒有生產日期、質量合格證以及生產廠家的“三無”產品;還有的存在劃痕、掉漆、污漬等質量瑕疵?! ‘斎?,還存在一些商家“店大欺客”,消費者遇到質量問題只換不退;還有的商家售后效率低下,對消費者的問題拖延處理?! ≈靹蛱寡?,盲盒與普通商品相比,具有很強的信息不對稱性,消費者只能依靠商家的廣告宣傳來選購,很容易被商家的夸大商品價值、虛構中獎概率、顏色款式不符等虛假宣傳所誤導?! ?ldquo;有的經營者產品本身并沒有過硬的競爭力,只想著蹭盲盒的營銷熱度;有的經營者將盲盒當做是清庫存的工具。”朱劍橋分析說,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市場正常秩序,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邢麉f提醒經營者,盡管盲盒銷售中關于產品的款式等存在一定的保密性,但關系產品質量和服務的信息,如產地、成分、生產日期、保質期、使用存儲條件、安全警示、價格、“三包”等均應當充分告知,保證真實全面,不得作出虛假、夸大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讓盲盒內在物品的商品價值、出現概率、分布方式等關鍵信息真實透明,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ldquo;無論盲盒是按照正品銷售還是附屬品銷售,盲盒本身都是商品,經營者都必須承擔法定的質保責任。”中消協有關負責人強調,一方面,要保證產品來源可靠、鏈條完整,杜絕“三無”產品和仿冒品;另一方面,積極履行退貨、更換、修理等經營者義務,不得以“附贈品”“抽獎品”等借口免除應當承擔的質量保證和售后服務義務?! ?ldquo;盲盒營銷應適度,不可過度營銷的獵奇心理誤導消費者沖動消費。”朱劍橋說,要把精力放在提升主營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過度依靠盲盒營銷的噱頭誤導消費者沖動購買,用一些粗制濫造的產品糊弄消費者,只能產生短期的吸引力,會很快消耗消費者的信任感,損害自身商業信譽?! ≈靹蛱嵝?,消費者要認識到盲盒具有不確定性的本質,認清并防范商家過度營銷的套路,拆開盲盒既有可能因高于預期而驚喜,也有可能因低于預期而失望,不能只抱著投機或者中彩票的心理購買盲盒,不應過分沉迷?! ≈辈ж泚y象亟需重視 強化直播帶貨平臺責任 2020年,直播帶貨異?;鸨?。不過平臺責任意識、品質意識缺失的現象也受到社會關注?! ?020年7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618”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顯示,“618”促銷活動期間消費維權負面信息中,“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較為集中。共收集有關“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超過11萬條?! ∠M者反映的問題主要有:直播帶貨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證照信息公示義務;部分主播特別是“明星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涉嫌存在宣傳產品功效或使用極限詞等違規宣傳問題;產品質量貨不對板,平臺主播向網民兜售“三無”產品、假冒偽劣商品等;直播刷粉絲數據、銷售量刷單造假“殺雛”;售后服務難保障?! ?020年10月21日,有消費者通過某網紅直播間購買某公司銷售的24小時定制無瑕粉底液,并承諾購買該產品會贈送價值400元花火底妝刷,但這名消費者收到的是價值9.9元普通粉刷?! ∈聦嵣?,直播帶貨亂象貫穿全年。直播帶貨中,選擇性介紹產品,回避關鍵信息;承諾的優惠、贈品不兌現;誘導私下轉賬等亂象,同樣備受詬病?! ≈邢麉f透露,網購協議暗藏不公平格式條款。首次注冊或軟件更新后,都需要消費者同意經營者的協議,否則無法登錄。消費者往往未加關注或不能完全理解協議的具體內容,導致后期維權陷入被動?! 秷蟾妗凤@示,2020年在具體服務投訴中,投訴量居前五位的分別為經營性互聯網服務、餐飲服務、遠程購物、培訓服務及交通運輸投訴?! ≈邢麉f指出,當前,直播帶貨等新消費模式不斷涌現,網絡游戲、在線視頻等娛樂消費日漸增多,由于交易參與主體多、法律關系復雜等原因,相關投訴亟需引起各方重視?! ≈靹蚪ㄗh有關政府部門加大對直播平臺、主播、經營者的審核、監管力度,明確直播帶貨視頻的保存期限,相關主體的證據提供義務,防止有關經營者混淆經營業態,逃避法律規制;強化直播平臺責任,加強對不法直播行為的查處,完善信用懲戒措施,對嚴重違法的責任主體實施市場禁入?! ≈靹虮硎?,消費者在直播購物時要謹慎選擇,冷靜面對秒殺、勸誘,避免盲目湊單,拒絕私下轉賬,慎用專拍鏈接,留存直播視頻,防范網購騙局。
六部門:規范源頭登記準入 消除客運經營灰色地帶
日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旅游客運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明確,要規范源頭登記準入,消除客運經營灰色地帶。做好企業注冊登記和經營許可的銜接,市場主體擬從事道路客運活動的,營業執照統一登記為“道路旅客運輸經營”,并書面承諾在取得許可前不擅自從事相關經營活動?! ≡谝幏堕_展市場準入方面,《指導意見》明確,要規范旅游客運許可管理。加強對旅游客運市場供求狀況及發展趨勢的分析研判,依法依規完善包車客運運力投放規則。對依法取得道路客運經營許可資質的市場主體,相關許可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歸集于市場主體名下并向社會公示;規范客車使用性質登記管理。各地交通運輸、公安部門要建立客運企業和車輛信息比對核查機制,共享道路客運經營資質、車輛使用性質信息?! ≡诩訌娛轮惺潞蟊O管方面,《指導意見》提出,要加強信用監管,依法依規記錄市場主體安全生產相關違法失信行為,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用交通”網站等渠道向社會公開相關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通過信用分級分類加強重點監管、精準監管,推動失信聯合懲戒?! 〈送?,《指導意見》指出要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一是規范旅行社安全管理。督促旅行社選擇具有合法運營資質、安全記錄良好的地接社承接當地旅游服務,要求地接社使用具備相應資質的旅游包車企業和車輛;二是規范旅游包車企業安全管理。督促旅游包車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統一車輛技術管理、人員聘用管理、車輛調度、動態監控,規范簽訂包車合同,嚴禁旅游包車掛靠經營;三是強化游客出行安全告知。督促旅游包車企業通過駕駛員口頭告知或者播放安全告知音像資料等方式,嚴格執行客運安全告知制度;四是加強從業人員隊伍建設。督促相關經營者加強旅游包車駕駛員、導游等關鍵崗位從業人員聘用管理和教育培訓,聚焦典型事故案例、相關法律法規、非定線旅游客運特點等,提升培訓針對性?! ?,此次六部門聯合印發《指導意見》,旨在通過建立健全旅游客運協同監管機制,嚴格旅游客運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和旅行社、旅游包車企業等全要素安全監管,提高旅游客運源頭治理、綜合治理、精準治理水平,推動旅游客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好,加快形成“正規社”“正規導”“正規車”市場格局,提升人民群眾旅游出行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中國將建立民航價格監管合作機制制約“天價機票”亂象
記者24日從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民航局近日聯合印發的《關于建立民航價格監管合作機制的通知》指出,將加強民航價格政策制定和價格監管執法之間的銜接聯動,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航空運輸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ㄖ岢?,市場監管部門和民航行業主管部門根據各自職責,依法在監管職責、執法協作、信用評價和聯合懲戒等八個方面密切合作,對民航價格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大監管力度,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航空運輸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鹿诜窝滓咔槠陂g,海外飛中國的國際機票一票難求,機票代理亂象頻發,加價銷售機票的現象頻出,甚至出現一張機票賣幾萬元人民幣、十幾萬元人民幣的“天價機票”現象?! ⊥ㄖ獜娬{,要加強民航價格政策制定和價格監管執法之間的銜接聯動,健全違法線索移交和信息共享機制,建立重大案件聯合公開曝光機制,增強協同監管權威性和有效性?! ⊥ㄖ?,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和民航行業主管部門之間要建立民航價格監管合作機制,強化區域內監管合作。民航企事業單位或行業協會等相關法人組織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兑庖姟分赋?,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遵循法治軌道,著力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進一步規范和健全失信行為認定、記錄、歸集、共享、公開、懲戒和信用修復等機制,推動社會信用體系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更好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在支撐“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營造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兑庖姟反_定了完善失信約束制度、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主要工作任務。一是科學界定公共信用信息納入范圍和程序。將特定行為信息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必須嚴格以法律、法規或者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為依據,并實行目錄制管理。行政機關認定失信行為必須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為依據,認定后應如實記錄失信信息。二是規范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公開范圍和程序。公共信用信息是否可共享及在何種范圍共享,是否可公開,應當根據合法、必要原則確定。公共信用信息公開不得侵犯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三是規范嚴重失信主體名單認定標準和程序。設列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領域,必須以法律、法規或者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為依據,任何部門(單位)不得擅自增加或擴展。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制度,其名單認定標準應當以法律、行政法規或者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形式確定,暫不具備條件的可以部門規章形式確定。具體認定要嚴格履行程序。四是依法依規開展失信懲戒。對失信主體采取減損權益或增加義務的懲戒措施,必須基于具體的失信行為事實,直接援引法律、法規或者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為依據,并實行清單制管理。根據失信行為的性質和嚴重程度,采取輕重適度的懲戒措施,不得隨意增設懲戒措施或加重懲戒,確保過懲相當。五是健全和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建立有利于自我糾錯、主動自新的信用修復機制,除法律、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明確規定不可修復的失信信息外,失信主體按要求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影響的,均可申請信用修復。符合修復條件的,要按規定及時將其移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終止共享公開相關失信信息,或者對相關失信信息進行標注、屏蔽或刪除。提高信用修復效率,加強信用修復信息共享,切實解決“信用修復難”問題。六是加強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明確公共信用信息查詢使用權限和程序,嚴肅查處泄露、篡改、毀損、竊取信用信息或利用信用信息謀私等行為,嚴厲打擊非法收集、買賣信用信息的違法行為。七是著力加強信用法治建設。加快研究推進社會信用方面法律法規的立法進程,嚴格依法依規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兑庖姟窂娬{,要落實主體責任,各行業主管(監管)部門要切實履行本行業信用監管主體責任,地方各級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牽頭單位要對本區域內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加強規范指導。要強化追責問責,對違法違規記錄、共享、公開信用信息等行為,依法依規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要加強宣傳解讀,積極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及時闡釋和解讀信用政策。要把握時間節點,各地區、各部門要及時規范完善已經出臺的關于失信行為的認定、記錄、歸集、共享、公開、懲戒和信用修復等措施。